无尘车间净化工程洁净空调设计概述(上)
时间:2018-10-27 浏览:
一、 净化工程无尘车间空调概念。
1.净化工程空调
即空气调节;目的在于使空气达到所要求的状态即在某一特定空间内,对空气温度、湿度、空气流动速度及清洁度进行人工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和工艺生产过程的要求。
2.名词解释
(1)热单位
热量之单位称之热单位。公制热单位为“kcal(kilo-calorie)”,即在标准气压下,1Kg之水温度升高1℃所需热量为1Kal(千卡)(1 Kal=1/860Kwh)。英美之热单位为“Btu(Britsh thermal unit)”,即在标准气压下lb之水,温度升高1ㄈ,所需热量为1Btu=0.252Kcal。国际单位(SI制)之热单位为“J(joule)”,1Kcal=4186J(焦耳)。
(2)热传递率
用来表示传热的程度。传热负荷之大小,依材料、墙壁之厚度而不同,加入隔热材之复合壁,传热程度更不同。其单位是Kcal/m2.h.℃,即内外温差1℃时,1 m2壁面,每小时通过之热量。
(3)显热
将热加诸物体上时。此热专用于使物体温度上升,而不用于使物体产生相位之变化者,称为显热。显热量与热加于物体前后之温差成正比,即显热量=物体重*比热*温度差。
(4)潜热
物体由固相变成液相或者由液相变成固相(反之亦同),作相位之变化时,必有热量之加入(或取出),以改变分子之结合状态。此加入或取出之热量,仅供物体作相位变化,而不使物体温度上升使,加入(或取出)之热量称为潜热。
(5)显热比
显热之变化量和焓变化量之比称之为显热比。
SHF=QS/(QS+QL)=室内显热负荷/(室内显热负荷+室内潜热负荷)QS、QL显热、潜热之变化量(Kcal/h),当QS、QL为一定时不管风量之多少,SHF为常数。
(6)焓
湿空气之焓,是以0℃干空气(DA)之焓为基准值。(其焓值为0)。绝对湿度*(Kg Kg/Kg(DA)之湿空气,是1 Kg(DA)干空气之焓与*Kg水蒸气之焓之和。I=ia+iw*x又空气调节所使用之温度范围,可使用下述求出其近似值:
(7)显热负荷
为使室内温度保持一定,必须除去室内所取得热量,或补给损失热量。此种因温度上升下降而取得或除去之热量,称为显热负荷。
(8)潜热负荷
为使室内温度保持一定,必要时除去或补给水蒸气。此种因温度上升下降而取得或除去水蒸气量换算成热量时称之为潜热负荷。
(9)相对湿度
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之分压与同温度下饱和蒸汽压之百分比称之为相对湿度。
(10)绝对湿度
湿空气中所含水分之量,与干燥空气量之重量比例称之为绝对湿度。即1Kg干燥空气中含有xKg之水蒸气时,其绝对湿度为x(Kg/Kg(DA))。
(11)空气线图
湿空气之状态可由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绝对湿度、相对湿度、焓来表示之。当压力一定时,可能由其中的2个状态值决定其它的状态值,故将任2个状态作变数取坐标轴时即可绘出湿空气状态之线图,此线图称为湿空气线图。
(12)空调负荷
为保持室内空气在设定条件下,空气调节装置在单位时间内所必须除去或补充之热量,除去热量者称之为冷负荷,补充热量者称之为热负荷。
(13)冷冻能力
为冷冻设备单位时间内能够排除热量之能力。其单位有/kcal.h、W、Btu/h,或冷冻吨(RT)等。
(14)冷冻吨
用以表示冷冻能力之实用单位,冷冻吨为1吨0℃之纯冰在24小时内融化为0℃水所需之热量,但由于吨之公、英制等各有不同,固其所表示冷冻能力各有出入,而今在世面上多以英制表示。
a公制1RT=79.68kcal/kg*1000kg*1/24h=3320kcal/h
b.英制1RT=144BTU/lb*2000lb*1/24h=12000BTU/h
(15)结露
等于或低于空气露点温度之物体,置于空气中时,其表面结有水珠之现象。行暖气时,当玻璃表面温度低于室内空气之露点温度时就产生结露现象。
(16)比热
1kg某物质加热升高1℃时,所需之热量称之为该物质比热。对于气体而言有定压比热和定积比热。
3.单位换算。见表一
1.确定室内外设计条件
(1)一般空调
A.室外设计条件:依气象局之统订资料。
B.室内设计条件:依业主需求确定,业主未定则以77ㄈDB,50%RH为基准。
(2)无尘室:无尘室空调以下列标准设计
A.室外设计条件:同一般空调。
B.室内设计条件:温湿度及洁净室依业主需求制定。
2.分项负荷分析计算
(1)冷气负荷需计算下列诸参数
A.传导负荷
a.透过构造体之热负荷(显热).
b.透过玻璃面之热负荷(显热).
传导热负荷(Kcal/hr)=热体面积*热通过率*温度差
B.照明负荷(显热)
a.照度计算:
照度E=(灯具数*全光率*照明率*维护率)/面积
照明率=按室指数选定
维护率=视室内使用条件订定,一般为0.6—0.8
光 束=参考灯具厂商资料
照度依业主需求订立。
b. 灯具热负荷(Kcal/hr)=灯具耗电量(KW)*860*1.25
C.人体热负荷(显热及潜热)
人体热负荷=人体发生显热量+人体发生潜热量
人体之发生热(Kcal/hr)
作业状态 | 室温℃ | 28 | 27 | 26 | 24 | 21 | ||||||
适用场所 | 全热量 | 显 | 潜 | 显 | 潜 | 显 | 潜 | 显 | 潜 | 显 | 潜 | |
静座 | 剧场 | 80 | 40 | 41 | 44 | 36 | 48 | 32 | 52 | 28 | 59 | 21 |
轻作业 | 学校 | 91 | 41 | 50 | 44 | 47 | 48 | 43 | 55 | 36 | 62 | 29 |
事务所业 | 事务所 | 102 | 41 | 61 | 45 | 57 | 49 | 53 | 56 | 46 | 65 | 37 |
走动作业 | 银行 | 114 | 41 | 73 | 45 | 69 | 50 | 64 | 58 | 56 | 66 | 48 |
坐作业 | 餐厅 | 125 | 43 | 82 | 51 | 74 | 56 | 69 | 64 | 61 | 73 | 52 |
坐作工 | 轻作业 | 170 | 43 | 127 | 51 | 119 | 56 | 114 | 67 | 103 | 83 | 87 |
跳舞 | 舞厅 | 194 | 51 | 143 | 56 | 138 | 62 | 132 | 74 | 120 | 91 | 103 |
步行 | 重作业 | 227 | 61 | 166 | 69 | 158 | 75 | 152 | 87 | 140 | 104 | 123 |
(A) 设备发热量(Kcal/hr)=设备耗电量( kw)*使用率*860
(B) 冷却水散热量(Kcal/hr)=冷却水量(LPM)*60*(T0-T1)
(C) 热气散热(Kcal/hr)=排风量(CMH)*0.29*(T0-T1)
(D) 器具热负荷(Kcal/hr) =(A)-(B)-(C)
E.外气负荷
(A) 机台排气量Q1(CMH):依业主提供之数据
(B) 人员需求量Q2(CMH)=依ASHRAE标准计算
(C) 开门(Q3)及间隙(Q4)泄漏风量:按下列公式计算,或参考相关技术书籍提供之实验值
Q3(CMH)=T*N*A’*√(2g△p÷r)*M
Q4(CMH)=A” *√(2g△p÷r)*E*3600
T=时间(sec) N=次数(次/Hr)
A‘=门面积(m2) M=门数量
G=重力加速度(m/s2) ΔP=室内正压(mmAq)
R=空气密度(kg/m3) E=泄漏系数
A“=间隙面积(m2)
(D) 总外气量:
a.当Q2>(Q1+Q3+Q4),则总外气量取ㄒQ2
b.当Q2<(Q1+Q3+Q4),则总外气量取ㄒQ1+ Q3+Q4
c.当业主提供之相关资料不足时,依实务经验以换气回数计算,并经上级主管认可。
(E) 外气热负荷=外气显热SH+外气潜热LH
F.室内显热
室内显热(Kcal/hr)=器具热负荷+灯具热负荷+人员显热负荷+传导热负荷
G.室内潜热
室内潜热(Kcal/hr)=人员潜热负荷+其它
H.室内总热
室内总热(Kcal/hr)=室内显热+室内潜热
I.室内显热比
室内显热比=室内显热÷室内总热
J.室内外总热
室内外总热(Kcal/hr)=室内总热+外气热负荷
K.送风量计算
(A)依室内负荷计算送风量Qs1(CMH)=室内显热÷[0.29*(TR-TS)]
(B)依清净室等级参考下表换气次数计算
CLASS 换气次 数 次/时 1000 40-80 10000 20-40 100000 15-20 |
(C)依清静度计算换气次数或送风量QS2(CMH):
a.乱流式:
N(次/H/r)=(60*ß*G*H)÷(2.5*K*V)
ß:所需要清净度换气系数
ß | 乱流式 |
0.2 | 1000 |
0.6 | 5000 |
1.0 | 10000 |
2.0 | 50000 |
5.0 | 100000 |
H:天花板高度(M)
K:所需清净室之室内落尘量(个/M3)
V:清净室之体积(M3)
计算得换气次数N,须综合产业特性及工程经验加以调整,则送风量
QS2(CMH)=V*N
V:清净室之体积(M3)
N:换气次数(次/Hr)
b.层流式:
QS2(CMH)=A*V
V:流速(m/s),流速以0.25~0.5(m/s)为佳
A:清净室之面积(M2)
(D)比较QS1与QS2,取较大之送风量
L.预热负荷
预热负荷(Kcal/hr)=通过盘管风量(CMH)*0.29*(TR-TS)
M.加湿负荷
加湿负荷(kg/hr)=外气总风量(CMH)*1.2*(WR-WO)
公式:W=P*V*(d2-d1)*k
w=有效加湿量 kg/h
P-空气容重 1.2kg/m3
V-总风量 m3/h
d2-加湿后空气含湿量 kg/kg
d1-加湿前空气含湿量 kg/kg
K-可靠系数 1.2